日前,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召开第二次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中央社会工作会议、新兴领域党建工作座谈会和全国社会工作部长会议部署要求,总结2024年工作,审议有关文件,部署安排2025年重点任务。中央社会工作部部长吴汉圣主持会议并讲话,联席会议成员、联络员参会。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为做好行业协会商会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要深入学习贯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从政治和全局高度深刻认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的重要意义,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抓好抓实这项工作。会议强调,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以来,各成员单位各司其职、通力合作,推动行业协会商会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下一步,要持续强化政治引领,推进政策集成,加强规范管理,推动发挥作用,确保2025年各项任务举措件件有着落、事事出成效。会议要求,要进一步用好用足联席会议这一协调机制,密切信息共享、政策协同、工作联动,不断推动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取得新成绩。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健全社会组织管理制度”等决策部署,进一步促进异地商会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发挥异地商会积极作用,《民政部 中央社会工作部 全国工商联关于加强异地商会登记管理服务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近日印发,自2025年2月1日起施行。 依法登记异地商会同步建立党的组织 异地商会一般是指某行政区域(登记地)之外的特定行政区域(原籍地)的外来投资企业和组织,在登记地自愿发起组成,以原籍地行政区域名称为基本特征,主要以推动两地经济交流合作为宗旨的社会团体,名称由行政区划名称、原籍地行政区划专名和“商会”字样依次构成。 为完善异地商会登记体系,《通知》明确,成立异地商会,严格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进行登记,坚持成熟一个、登记一个,不得一次大批量、成建制成立登记。要同步落实社会组织党建相关政策要求,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等有关规定,建立党的组织,实现党的组织和工作有效覆盖。 《通知》提出,严格异地商会登记审查。民政部门要会同社会工作、工商联等部门完善审查条件和程序,明确审查职责,加强审查协同,严格异地商会名称、宗旨、业务范围、发起人、拟任负责人资格等审查,加强成立必要性和运作可行性把关。异地商会选任负责人应当坚持把政治标准摆在首位,按照讲政治、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标准推荐负责人人选。 促进异地商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 《通知》明确,健全异地商会内部治理,依照法规政策和章程建立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按照社会组织党的建设规定要求,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决策机制,推进党员管理层人员与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促进异地商会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相融合。健全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完善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制度,落实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 《通知》要求,异地商会应当围绕人、财、物、事等方面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积极推行负责人任职前公示制度和法定代表人述职制度,落实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制度,加强负责人履职监督。完善重大业务活动、投资活动等决策制度,结合自身实际建立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内部财会监督机制和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内部监督的主体、范围、程序、权责等,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完善信息公开制度,主动接受会员和社会监督。健全异地商会调解工作机制,预防化解会员矛盾纠纷。完善从业人员聘用制度,提升服务职业化专业化水平。加强廉洁和诚信建设,建设清廉商会,打造信用商会。 推动建立工作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 《通知》明确了工商联作为异地商会的业务主管单位或行业管理部门应当履行的职责,对作为团体会员加入工商联的异地商会加强联系、指导和服务。提出民政部门与社会工作部门、工商联应建立工作会商和信息共享机制,积极协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对异地商会的综合监管工作。 《通知》提出,民政部门、社会工作部门、工商联等要根据部门职责,加强对异地商会法治意识、合规意识和治理意识的引导教育,定期组织法规政策培训,不断提高其依法办会、依规管会、依章治会能力。《通知》要求各级民政部门、社会工作部门、工商联引导异地商会充分发挥政治引导、政策宣传、经济服务、诉求反映、权益维护、诚信自律、社会治理等作用,注重选树异地商会中的先进典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表彰奖励工作,宣传推广好经验好做法。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注重抓实“六个坚持”,着力推进“六项服务”,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政府助手、企业帮手、行业推手”功能作用,为推进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作出行业协会商会贡献。 坚持政治引领,服务好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 持续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教育实践活动。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党员、教育群众,开展全区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和党组织负责人培训380余人次,指导培训业务骨干和党员3600余人次,引导行业协会商会及会员企业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殷嘱托,牢记“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广泛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实践活动。各级行业协会商会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全区3961家行业协会商会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纳入章程,贯彻于业务活动始终,让“三个离不开”“四个与共”“五个认同”理念深入人心,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携手共进。 积极参与北疆文化建设。各级行业协会商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挖掘、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打造体现“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的北疆文化品牌。内蒙古自治区餐饮与饭店协会积极传承蒙餐文化,编撰《蒙餐中国第九大菜系》,其中涵盖205个蒙餐品类,被科技部评为百部优秀科普读物。 坚持绿色发展,服务好建设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 深入践行绿色发展理念。行业协会商会及时掌握国家和自治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政策措施,通过座谈培训、宣讲论坛、编写指南等方式,帮助会员企业及时知悉政策、吃透政策、用好政策。内蒙古环保科技产业协会承接内蒙古“十百千万”生态环保公益宣教工程,在全区招募培训1万名生态环保公益宣教志愿者,通过系列生态环保公益志愿宣教活动,普及生态环保知识。 主动参与“三北工程”攻坚战。全区行业协会商会围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组织会员企业参与“三北”工程攻坚战,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实施一系列保护修复、建设提升工程。阿拉善SEE生态协会聚焦荒漠化防治、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实施“一亿棵梭梭”和“节水小米”遏制阿拉善地区荒漠化蔓延的环保项目,已累计种植梭梭8000多万棵,覆盖面积近200万亩。 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宣传“碳达峰、碳中和”国家战略,助力完善绿色低碳政策和市场体系,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加快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步伐,打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双向转化通道,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孵化培育12家自治区级农牧林沙企业,协助建成1万亩保障性中心苗圃、505万亩原料林基地,打造“毛乌素”红枣等林沙产业品牌,构建起以生物质颗粒、饮食品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体系。 坚持良法善治,服务好建设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 全面加强国家安全教育。行业协会商会利用电视、报刊、网络等媒体,在协会内部和会员单位广泛开展总体国家安全观教育,开展筑牢祖国北疆安全稳定屏障宣传教育,做好舆论引导,增强公民国家安全意识和素养,打牢“边疆安全,人人有责”的思想基础。兴安盟阿尔山市“雪城义警”治安联防协会致力于矛盾调节、治安巡逻、法律宣传、文明劝导、救助帮扶、社区矫正等工作,协助开展各类巡防检查1800次,法制宣传50场,化解矛盾纠纷120起,组织义警参与文明劝导、邻里互助、社区矫正、志愿服务等活动。 自觉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各级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大学生就业等行动,组织开展送医药、送文化、送知识、送法律、送技术“五下乡”活动,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社会工作协会通过开展社区托管运营、社会组织孵化、社工人才培训、政府辅助性服务等项目,组织实施一系列专业化社工服务,让社会工作在民生保障、社会福利、乡村振兴和社会治理中贡献专业力量,被民政部评为“全国社会工作服务示范单位”。 积极参与国防动员。各级行业协会商会深入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推进边境地区繁荣发展、边民团结幸福、边防安全稳固,以内蒙古的稳定守卫边疆安全、拱卫首都安全。锡林郭勒传统乳制品协会积极投身兴边富民行动,在全盟各旗县市建立乳制品协会,帮助边境农牧民创业增收,累计开展就业培训168场、2.6万人次,帮助各旗县市(区)乳制品企业融资1.8亿元。 坚持守正创新,服务好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 广泛宣传动员。行业协会商会利用区内外传统和现代媒体,加强建设国家重要能源和战略资源基地宣传教育,积极开展能源科技知识普及活动及能源科技咨询和服务,提高能源科技知识和科学用能水平,凝聚社会力量。内蒙古电力协会在全区12个盟市组织开展“双碳”背景下新型电力系统发展及电力供需宣讲会,提高广大农牧民电力安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意识。 开展行业调研。行业协会商会利用扎根行业、贴近企业的优势,通过创办行业杂志、专业技术评审、关键技术指标对标等路径,壮大专家团队,通过走访调研、数据分析、专家咨询等方式,提出有见地的意见建议,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智力支持,为产业发展建言献策。内蒙古北宸智库研究中心发表决策咨询报告77篇,被国家及自治区本级采纳23篇。 制定行业标准。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围绕新能源、光伏、电力、稀土等新兴重点行业及钢铁、有色金属等传统支柱产业,探索完善本行业领域的标准体系,配合行政主管部门制定本行业领域国家标准3项、地方标准37项、团体标准236项,提前抢占阵地,掌握标准体系话语权。 助力技术攻关。发挥“资源多元、联系广泛、门类齐全”的优势,柔性引进高端人才和高端技术,推动知识产权转化为经济增长动能。内蒙古知识产权服务中心积极推动700个知识产权转化项目,创造经济价值达20亿元以上。 坚持固本培元,服务好建设国家重要农畜产品生产基地 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各级行业协会商会引导会员单位聚焦“扩大数量、提高质量、增加产量”,以先进技术为引领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设施农牧业、种业振兴、冷链设施建设、农畜产品精深加工等重点工作,高质量构建现代农牧业发展体系。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协会积极开展内蒙古“名优特”农畜产品综合认定,引导会员企业学习借鉴相关“名特优”产品技术经验,促进行业内有关企业技术升级、产品升级、效益翻倍。 培育特色优质品牌。行业协会商会协助制定自治区品牌建设实施办法,引导会员企业资本参与品牌建设,助力做大做强粮食、薯业、奶业、肉业、羊绒等优势产业。内蒙古地方特色产品联合会带领会员企业整合资源,开拓国内外市场,承办2024年老区特色产业博览会,展示地方特色产品,搭建助农服务平台,有效带动产品直接消费。 畅通市场销售渠道。行业协会商会创新产销对接机制,充分发挥会员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让更多“蒙字号”走进大市场、卖上好价钱。锡林郭勒盟肉类协会发挥内扶外联作用,对内搭建交流平台、对外开拓新兴市场作用,现已成为中国肉类协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单位、中国肉类加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单位。 坚持内外交流,服务好建设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各行业管理部门落实自治区“管行业就要管招商、管产业就要管招商”的要求,按照“量上聚焦、链上发力、质上进阶、精准招商”的工作思路,常态化组织行业协会商会“招商引资,招才引智”,2024年农牧厅所属行业协会商会落地招商引资项目22个,达成意向投资26.3亿元。 加强区域交流协作。各行业协会商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定期举办招商引资、创新发展、展览交流等各种会议活动,与长三角、珠三角、大湾区、京津冀、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地区商协会加强交流,促进产业链、价值链相互嵌入、共同发展,实现双赢。内蒙古自治区女企业家协会组织会员企业连续7年赴经济发达省份招商引资,投产达效项目累计利税298亿元、解决就业34万人,发动会员企业积极参与公益活动捐款捐物3.71亿元。 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利用“一带一路”、中欧班列、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通道平台,行业协会商会支持会员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建设,扩大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范围,推动边民互市进口落地加工,引导互市贸易加工、投资、贸易一体化发展。内蒙古医药商会在蒙古国、俄罗斯、白俄罗斯、新西兰等国家建成蒙医馆,在推动传统医药走出去作出上重大贡献。内蒙古国际商会组织25家企业出访北美洲、欧洲多国开展国际经贸交流活动。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交流会,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并围绕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出台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推动了行业协会商会有序发展,特别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和党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要突出政治引领,始终以党的建设来凝聚行业协会商会前进动力。在党的领导上聚焦用力,把党的领导贯穿行业协会商会运行全过程、各方面。在党建工作上聚焦用力,将加强党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章程。在从严治党上聚焦用力,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监督体系。要坚持固本强基,始终以自身建设来助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在强化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建立诚信承诺制度,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监事)制度,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提升发展能力上下功夫,搭建好会员与企业交流平台、会员与政府沟通平台,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强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加强商协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商协会专业化服务水平。要围绕中心大局,始终以真抓实干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转型发展。突出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围绕自治区新能源、光伏、电力、乳业、稀土等重点行业,引领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建立行业性纠纷调解或专业调解组织,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突出加强合作交流的功能作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介绍内蒙古“粮仓、肉库、奶罐、绒都”“东数西算”“西电东送”“羊煤土气”“冰天雪地”等资源禀赋,引导适配的潜力企业扎根内蒙古投资兴业。 会上,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电力协会、赤峰商会、不动产调查登记与估价协会、信用促进会、农资节水协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会、物资再生协会等8家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围绕党的建设、自身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了发言,深入交流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经验做法,研究提出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意见建议,对全区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政府助手、企业帮手、行业推手”作用,突出“同题共答”,唱响绿色发展“最强音”,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得益彰。 答好“创新驱动”课题,打造生态文明“主阵地” 创新驱动是绿色发展的“助推器”。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促进会发挥行业智库平台作用,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研究上推陈出新,建立生态环保课题研究责任制,积极向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会围绕鄂尔多斯市“无废城市”建设,开展“鄂尔多斯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课题研究,形成《鄂尔多斯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调查研究报告》,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煤矸石制备功能矿物肥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课题研究,形成《鄂尔多斯市有利废弃物生态循环资源化利用研究报告》,为鄂尔多斯市荒漠化地区推广有机固体废物制复合营养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编制的《荒漠化治理及综合利用研究》《鄂尔多斯市矿区生态修复调查研究报告》等科研成果,为鄂尔多斯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答好“产业升级”课题,跑出林沙产业“加速度” 产业升级是绿色发展的“催化剂”。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发挥助推产业升级积极作用,以治沙拉动产业发展,靠产业推动治沙事业,在沙漠林产业上做起了经济“大文章”。协会与乌审旗人民政府、乌审旗林沙产业博士工作站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会员企业发展以柠条、杨柴为主的饲料产业,壮大优质沙棘、杏仁等林果产业,培育以枸杞、肉苁蓉、文冠果等为主的特色林沙产业,孵化培育12家自治区级农牧林沙企业,协助建成1万亩保障性中心苗圃、505万亩原料林基地,打造“毛乌素”红枣等林沙产业品牌,构建起以生物质颗粒、饮食品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体系。截止2023年底,乌审旗农牧林草沙产业总产值达41.7亿元,6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突破1.3亿元、平均纯收入超过100万元,走出了生态良好、百姓富裕、民族团结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答好“综合治理”课题,绘就绿进沙退“新画卷” 综合治理是绿色发展的“先手棋”。鄂尔多斯市防治沙漠化暨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致力于沙柳的平茬抚育、资源有效利用,化解防治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难题。协会通过广泛深入调研论证,形成关于灌木林平茬的提案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及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进行实地调研指导,推动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逐步以项目化推进灌木林平茬抚育工程。在荒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总结形成“封沙育林禁休牧”“小流域治理”“家庭牧场”“造林大户”“产业化带动”等防沙治沙用沙方法。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已超过80%,库布其沙漠治理率从21世纪初的4.6%提升至32%,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荒漠化治理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市最靓丽的一张新名片。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社会工作部召开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工作交流会,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工作的重要指示和中央社会工作会议精神,并围绕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进行深入交流。 会议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出台一系列重要改革举措,推动了行业协会商会有序发展,特别是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社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和党的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会议强调,要突出政治引领,始终以党的建设来凝聚行业协会商会前进动力。在党的领导上聚焦用力,把党的领导贯穿行业协会商会运行全过程、各方面。在党建工作上聚焦用力,将加强党的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写入章程。在从严治党上聚焦用力,切实履行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健全行业协会商会监督体系。要坚持固本强基,始终以自身建设来助推行业协会商会深化改革。在强化制度机制上下功夫,建立诚信承诺制度,健全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监事会(监事)制度,完善以章程为核心的内部管理制度。在提升发展能力上下功夫,搭建好会员与企业交流平台、会员与政府沟通平台,建立社会化服务体系。在强化人才队伍上下功夫,加强商协会的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商协会专业化服务水平。要围绕中心大局,始终以真抓实干来推动行业协会商会转型发展。突出服务经济发展的功能作用,围绕自治区新能源、光伏、电力、乳业、稀土等重点行业,引领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突出参与社会治理的功能作用,建立行业性纠纷调解或专业调解组织,完善诉调对接机制,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各行各业落地生根。突出加强合作交流的功能作用,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相结合,介绍内蒙古“粮仓、肉库、奶罐、绒都”“东数西算”“西电东送”“羊煤土气”“冰天雪地”等资源禀赋,引导适配的潜力企业扎根内蒙古投资兴业。 会上,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电力协会、赤峰商会、不动产调查登记与估价协会、信用促进会、农资节水协会、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促进会、物资再生协会等8家全区性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围绕党的建设、自身建设、作用发挥等方面进行了发言,深入交流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经验做法,研究提出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意见建议,对全区行业协会商会规范化建设和高质量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