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铁西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深耕基层治理“责任田”,不断延伸服务触角,扩大服务覆盖面,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做亮“加法”
搭建党群服务“连心桥”
铁西街道充分发挥党群服务中心和社会工作服务站作用,以暖心服务换真诚回馈,关注新就业群体需求,从充电、打水、热饭、休憩、阅读、应急药品等方面,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提供更多暖心服务,鼓励新就业群体积极参与基层治理。
长青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联合街道社会工作服务站,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实际需求,在辖区组织商户设立多个“暖心驿站”,解决新就业群体喝水难、充电难、休息难等问题。同时,邀请新就业群体中热心参与基层治理的骨干担任“民情观察员”,发挥“移动探头”作用,及时反馈社情民意。
兴隆社区聚焦辖区新就业群体的实际需求,探索更多服务新就业群体及其家属的务实举措,联合社工机构赤峰双雅社区服务中心采取“专业社工+志愿服务”模式,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方式“托”起新就业群体子女的多彩假期,有效缓解了新就业群体家庭家长看护难、接送难等问题,让新就业群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做实“减法”
解决急难愁盼“大难题”
铁西街道积极引导多方参与基层治理,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花园社区富贵人家小区因物业服务企业服务不到位,小区环境脏乱差,还出现了“管理主体不明、管理责任不清”等推诿责任的现象,困扰居民日常生活。在街道推动下,花园社区成立业主委员会,成功更换物业服务企业。但新入驻的物业服务企业与原物业服务企业因基础设施价格产生分歧,致使交接工作无法进行。为解决这一问题,街道联合社区邀请驻社区律师和街道司法所人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邀请两家物业服务企业面对面进行调解,由驻社区律师联系实际讲法,驻社区法官以案说法,各方逐步统一思想。经调解,双方就基础设施价格达成一致。新的物业服务企业顺利进驻,为业主提供更为切实的优质服务。如今,服务细了,环境好了,投诉没了,小区环境明显改善,新增绿化面积20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1套、休闲座椅18张,大家反映的问题逐一得到解决。
做好“乘法”
发挥智慧治理“大作用”
铁西街道把加强党建作为引领基层治理、推进社区建设的重要引擎,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泰和社区按照“网联万家、格中办事”的思路,以社区党总支为网格管理中心,注重发挥社区在册党员、单位在职党员、“两新”组织党员、流动党员、共建单位党员五类党员作用,构建“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小组长”三级网格体系,将社区划分为8个网格单元,通过网格化管理,让党员找到发挥作用的舞台,找准服务群众的平台,实现社区党组织纵向延伸、横向拓展。结合社区商业网点集中的特点,从服务群众、服务辖区单位、破解社区热点难点问题入手,不断丰富“共驻共建”内容,共建单位从原来单一的物质资助服务,发展为环境共治、稳定共保、服务共兴、文明共建,实现信息共通、资源共享、实事共做、社区共管,形成社区党组织与共建单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协调发展”的社区党建格局。
做足“除法”
打通服务最后“一米”
铁西街道兴隆社区有居民将装修废材、破旧家具、快递纸盒乱堆放在小区空地和楼道内,不仅妨碍居民正常通行、影响小区环境,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社区联合片区民警和物业服务企业工作人员,多次轮流上门给堆放杂物的居民做思想工作,耐心解释公共区域堆放杂物的危害性,成功劝说居民配合垃圾清理工作。为杜绝此类现象,社区党委“向前一步”,从源头解决问题,向小区住户宣传垃圾处理相关规定的同时,由社区工作人员不定期上门开展垃圾规范清运知识普及工作,并通过电话访查等方式确保垃圾规范收运。
铁西街道花园社区探索实践“小板凳议事会”模式,不定期组织社区“两委”成员、红色业委会成员、物业服务企业党员等召开“小板凳议事会”。按照“遇事大家议、决策大家定、有事大家干”原则,通过说事、议事、办事、评事“四事工作法”议事协商,针对居民反映集中问题开展讨论,提出解决办法。会前,基层党组织收集群众诉求,确定讨论事项;会中,群众表明态度和提出建议;会后,把居民意见建议梳理成任务清单,分为“马上办”“网上办”“协商办”三大类,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逐步形成“群众点单、社区派单、部门接单”工作机制,将问题清除在萌芽阶段。同时,通过设立“居民点单+社区接单+多方解单”服务模式,将服务模式扩展为“找服务”“送服务”,并主动为居民提供健康义诊、上门理发、特殊群体关爱等便民服务,切实让服务群众和基层治理“最后一米”走稳走实。
铁西街道坚持对焦群众需求,满足群众期待,关注“微小事”,解决“急愁盼”,不断拓展社区治理的深度和广度,让基层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基层治理神经末梢、贯穿基层治理工作方方面面。
来源: 中社部网站、《社区》2025年3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