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鄂尔多斯市委社会工作部聚焦办好自治区两件大事和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目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政府助手、企业帮手、行业推手”作用,突出“同题共答”,唱响绿色发展“最强音”,推动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相得益彰。
答好“创新驱动”课题,打造生态文明“主阵地”。创新驱动是绿色发展的“助推器”。鄂尔多斯市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与促进会发挥行业智库平台作用,不断在生态文明建设基础研究上推陈出新,建立生态环保课题研究责任制,积极向鄂尔多斯市委、市政府建言献策,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协会围绕鄂尔多斯市“无废城市”建设,开展“鄂尔多斯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课题研究,形成《鄂尔多斯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处置调查研究报告》,为无废城市建设提供智力支撑。与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联合开展“煤矸石制备功能矿物肥料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课题研究,形成《鄂尔多斯市有利废弃物生态循环资源化利用研究报告》,为鄂尔多斯市荒漠化地区推广有机固体废物制复合营养土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编制的《荒漠化治理及综合利用研究》《鄂尔多斯市矿区生态修复调查研究报告》等科研成果,为鄂尔多斯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答好“产业升级”课题,跑出林沙产业“加速度”。产业升级是绿色发展的“催化剂”。鄂尔多斯市毛乌素林产业协会发挥助推产业升级积极作用,以治沙拉动产业发展,靠产业推动治沙事业,在沙漠林产业上做起了经济“大文章”。协会与乌审旗人民政府、乌审旗林沙产业博士工作站开展产学研合作,鼓励引导会员企业发展以柠条、杨柴为主的饲料产业,壮大优质沙棘、杏仁等林果产业,培育以枸杞、肉苁蓉、文冠果等为主的特色林沙产业,孵化培育12家自治区级农牧林沙企业,协助建成1万亩保障性中心苗圃、505万亩原料林基地,打造“毛乌素”红枣等林沙产业品牌,构建起以生物质颗粒、饮食品和生态旅游为主的林沙产业体系。截止2023年底,乌审旗农牧林草沙产业总产值达41.7亿元,61个嘎查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总收入突破1.3亿元、平均纯收入超过100万元,走出了生态良好、百姓富裕、民族团结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答好“综合治理”课题,绘就绿进沙退“新画卷”。综合治理是绿色发展的“先手棋”。鄂尔多斯市防治沙漠化暨沙产业草产业协会致力于沙柳的平茬抚育、资源有效利用,化解防治土地沙漠化综合治理难题。协会通过广泛深入调研论证,形成关于灌木林平茬的提案建议,受到有关部门高度重视,国家及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进行实地调研指导,推动在先行先试的基础上,逐步以项目化推进灌木林平茬抚育工程。在荒漠化综合治理过程中,总结形成“封沙育林禁休牧”“小流域治理”“家庭牧场”“造林大户”“产业化带动”等防沙治沙用沙方法。截至目前,鄂尔多斯市境内毛乌素沙地治理率已超过80%,库布其沙漠治理率从21世纪初的4.6%提升至32%,实现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荒漠化治理取得新成效,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鄂尔多斯市最靓丽的一张新名片。
来源: 社会工作部